纪委监察处
 
廉洁课堂
重要精神
法规解读
警示之窗
勤廉楷模
理论研究

 

警示之窗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廉洁课堂 > 警示之窗
塌方式腐败源于官德塌方
 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5-04-06
 

 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谈到山西发生的塌方式腐败时说,在一个腐败重灾区的地市,省委组织部采取了很多办法遴选适合担任县委书记的干部,“组织部在这个市直接谈话622人,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个名单。”“结果,排在第二位的,半个多月时间就被牵进去了。还有一个排位靠前的干部,还向组织自荐,打包票自己没问题,而且推荐他的也不少,结果一个月内也掉进去了。”

  这一现象说明在一个出现塌方式腐败的地方,选一个“没病”的官员的确很难。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布的腐败案件来看,查处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,往往会“拔出萝卜带出泥”,造成塌方式腐败。“荣辱之来,必象其德”“行德则兴,倍德则崩”。因此,我们在痛惜塌方式腐败裂度之深、范围之广时,也应认真反思其背后的官德塌方。

  比官场塌方更可怕的是官德塌方。一个地方的官场塌方后,通过组织手段,可以很快重建。而官德塌方,实质是官员集体在灵魂上产生了病变,精神上出现“软骨病”,价值观上发生扭曲,一年两年很难重建起来。山西省选择“无病”干部之所以那么难,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个地方官德已经塌方,很多干部官德丧失、信仰缺失、理想丢失,经不起组织考察,也经不起时间检验。

  “风俗既正,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;风俗一败,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。”官德的涵养,不是孤立的,它从属于一定的从政环境、一定的政治生态。如果在一个地方,人人都喜欢拉“山头”、搞“小圈子”,都热衷于官商勾结、买官卖官,都习惯于吃吃喝喝、拍拍送送,官德迟早会走向塌方,随之而来的必定是官场塌方、官场“地震”。

  《论语》中说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《周书》亦有云:“斯则风行草偃,从化无违。”避免官德塌方,重塑良好官德,关键在于领导干部。正所谓,源清才能流清。如果源头是污水,你想加几道“净水装置”,保持自己这段清洁,成本无疑是巨大的。稍有不慎,要么自己拆掉“净水装置”,随波逐流;要么被逐出官场,只能当清正隐士,或回家“卖红薯”。可见,源头是清是浊,对官德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。领导干部做到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,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,才能保持源头干净,从而打造良好的从政环境,涵养健康的政治生态。

  吏无德必乱,国无德不兴。“在历史的长河中,那些帝国的崩溃、王朝的覆灭、执政党的下台,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、不修德、不践德有关,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、腐败盛行、丧失人心有关。”党员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,其道德操守和官德修养的好坏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,关乎社会公平正义,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。只有常修为政之德,常思贪欲之害,常怀律己之心,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,堂堂正正做人,清清白白做官,勤勤恳恳做事,才能书写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担当人生、无悔人生、大美人生。(孔一)

</



 
Copyright 华中师范大学纪委办(监察处、巡察办) 版权所有
Copyright 2014-2020.ALL Rights Reserved
建议在IE7以上1024*768分辨率下浏览本站